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黄石市食品药品安全 “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规划。

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十一五”期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感普遍增强,食品医药经济健康较快发展,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情况

一是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不断形成。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分类指导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我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二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十一五”期间,坚持每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重点时段、重点品种、重点区域以及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三是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大冶市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验收考核,成为首批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先进市。

2、药品安全保障工作情况

药品安全日常监管扎实开展。对全市39家药械生产企业(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5家,医疗机构制剂室1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家)实施了动态监管;对全市 家药械批发企业(其中,药品批发企业14家,零售连锁企业2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7家)、480多家零售药店、2000多家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积极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开展了非药品冒充药品、挂靠经营、非法广告药品、超范围超方式经营等30余个专项检查,共查出假劣药品近500余个品规,货值近100 万元,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药品安全技术监督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检测设备基本满足全市药品检验及技术监督需要。

3、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系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建六型机关,创文明单位,做人民群众健康忠诚守卫者”和“解放思想,科学监管,努力争当践行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等主题实践活动,队伍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持之以恒;建立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周四集中学习制度和中青年干部培训制度,开设食品药品监管讲坛,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组织开展执法技能比武、法律文书制作、执法案卷评比等岗位练兵活动,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高;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和治庸问责活动,干部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以来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行政审批先进单位,计生、普法、综治工作多次受到市政府表彰; 2007年荣获全省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荣获全省系统2010年度勤政廉政先进集体、2010年度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被湖北省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小组授予“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4、服务地方医药经济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三大战略”,制定出台《关于履行监管职能促进全市医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一代办”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全市重点医药企业直通车服务措施》,创优食品医药产业发展环境。通过5年努力,目前,全市15家药品生产企业,形成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卫生材料、医疗器械6大门类;拥有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硬膏剂、注射用水针剂、粉针剂等20多种剂型、批准文号380多个。创建了牛磺酸、双烯(双烯醇酮醋酸酯)、琥乙红霉素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产品品牌,做大做强了远大富驰、芳通药业、世星药业、飞云药业、卫材药业、黄石三九制药等企业。

(二)“十二五”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

1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各种食品造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药品安全水平总体较好,但药品安全正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两个滞后”与“三个不均衡”。一是技术监管方法创新滞后,技术支撑能力与当前监管工作要求差距较大。表现在药品检测设备、检验能力、人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检验检测等监管资源过于分散,优化整合不够,形成监管合力不足;县级药检所的设置与定位需要明确;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设置及办公用房、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监测设备的配备方面还十分欠缺。二是监管基础条件滞后,虽然基础设施、执法装备、队伍素质逐步提升,但与监管形势、任务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基层执法装备和技术力量落后,还不能满足监管任务需要。“三个不均衡”表现在:一是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与药品安全监管发展不均衡;二是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发展不均衡。三是城市监管与农村监管发展不均衡。 “十二五”期间,需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3、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食品药品安全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且不稳定,相关资源难以统筹使用。建设资金投入的需求强度增大,有限的资金来源与资金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4、信息化建设推进速度较慢,带动监管科学化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建设滞后于监管需求,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建设不够,网络功能和技术支撑尚待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尚待进一步加强。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强市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改革,保障民生,促进发展,坚持科学监管理念,推进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监管设施全面建设,大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规范行政监管执法行为,提高监管队伍整体素质,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监管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得到改善;检验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整体检验能力、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防范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安全事故大幅减少,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生产经营秩序更加好转,公众饮食用药等安全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餐饮服务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建立

——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100%配置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对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监督覆盖率达100%餐饮服务环节监督抽检覆盖到县以上经营单位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信息监测网络覆盖到县;县以上餐饮服务监管机构全部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数据库。

——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100%

——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预警机制完备并高效快捷运转。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立。

——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品种的抽验覆盖率100%

——80%以上县(市、区)达到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标准。以此为基础,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

——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达到100%以上。

——学校及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覆盖面达到95%

——建立和完善市、县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市级监测机构具有较强的评价能力。

 (二)药品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对于现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参数的检验能力,市(州)级药品检验机构达到80%以上。

——药品监督抽验的涉药单位覆盖率达40%以上,抽验品种覆盖率达50%以上。

——有效开展医疗器械监督抽验工作。

――深入开展基本药物监督抽验工作,国家基本药物标准规定项目检验能力达到80%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药品电子监管率达100%

——国家基本药物和高风险药品的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电子监管率达100%

——全市3%5%的药品零售企业达到“省级示范药店”标准,20%30%的药品零售企业达到“市级示范药店”标准;10%25%的药品批发企业达到“省级示范仓库”标准,30%40%的药品批发企业达到“市级示范仓库”标准;80%以上医疗机构药房达到“规范药房”标准。

(三)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全市食品、药品、化妆品监管体系健全,人员编制基本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机构办公业务用房、行政执法装备明显改善,市、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和设备满足监管工作任务需要。

——建立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电子政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食品药品电子监管体系。实现实时监控,建立重点药品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实现全程电子监管,并与药品检测车快速筛查联网。

——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0%以上,药学、医疗器械、医学、法学等相关专业人员达到7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为中心,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规范监管行为,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基础设施,健全监管措施,建立充实检测技术支撑。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健全对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履行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1、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建立各级地方政府、各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开展分类分级监管。对重大活动和餐饮企业(包括旅游饭店、餐厅、自助餐、冷热饮业)、食堂(包括学校、机关团体、企业、幼儿园、工地)等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保障实施有效监管。

2.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把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融入大别山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实现检测资源共享,满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有效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工作机制,对餐饮服务环节影响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有毒有害元素、环境污染物、生物毒素、有害生物开展调查和监测,并采取国际规范方法进行评估与分析,及时准确提供预警信息。

3、健全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突出预防为主,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应急指挥决策、应急检测技术支撑,切实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和培训演练基地建设,提升政府食品安全事故有效防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应急指挥、处理能力,建立食品餐饮环节电子监管网(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直报系统),建立健全餐饮业食物中毒举报投诉系统和餐饮业食物中毒应急反应处理系统,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批评、建议的渠道,提高食物中毒应急处理能力。制定专门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应急反应网络服务体系,建设三个层次结构(包括网络资源系统、公用服务支撑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四级节点组成的、提供有线和无线等多种高速接入支持的食品药品安全反应网络服务,为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分析预警和通报预警工作提供配套环境,保证共享的安全性。

4、构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监测体系

构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网络。市级建立信息监测点;县级扩建包含食品快检技术的食品药品快检室,并配备流动监测车,一线执法人员配备流动监测工具;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安全预警信息系统、企业基本信息系统、应急处理系统、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

5、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取缔无证经营餐饮服务行为专项整治。

2)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专项整治。

3)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

4)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和农村城乡结合部小型餐饮专项整治。

5)熟食卤味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饮具清洗消毒专项整治。

6)重要节庆活动餐饮服务安全专项整治。

7)重点景点景区餐饮服务安全专项整治。

8)其他食品餐饮安全专项整治。

6、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面向餐饮服务提供者和广大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倡导依法维权;增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依法、依规、诚信经营,推动餐饮业食品安全责任制建立,逐步推进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关键岗位职业技术准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夯实食品安全工作基础。

7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

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监管部门的协同配合,通过逐级筛选考核,在全市创建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食堂、示范街道、示范县。通过创建工作,推动全市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药品、医疗器械安全

紧紧围绕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生产流通等环节,深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以及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

1、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

1加强药品研制环节监管。在省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规范药品注册申报秩序;打击药品注册中的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包装和说明书。

2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水平。继续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认证跟踪等监督检查。推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开展医疗机构制剂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药用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监管。

3)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基本药物生产供应能力。建立健全城市和农村基本药物供应渠道,完善农村基本药物供应网络。支持和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药品生产经营集中度。完善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全过程监控、全项目检验”质量监督抽验方法,实行基本药物生产报备及质量情况报告制度,加强基本药物快检方法的研究,强化医疗机构药库、药房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

4)加强药品经营监管。严格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已认证企业的跟踪检查。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建立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警、应急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依法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监管,完善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对特殊药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和监控,防止发生流弊。

5)规范医疗器械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管理体系。加大日常监管和抽验力度,创新监管模式。继续推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规范的监督检查,促进生产企业达到规范要求。

6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加大广告监测和违法广告移送工作力度。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公众对违法广告的辨别能力。教育引导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法规范发布广告。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对严重违法发布广告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依法予以查处。

7)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涉药涉械单位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完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监管档案,推进诚信机制运行,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8)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配套制度;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完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责任制度,提高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培训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9)全面提升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及其相关能力。积极组织实施安全用药知识公众普及宣传服务工程,系统地向公众提供安全用药知识,全面提升公众的安全用药意识,促其掌握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用药习惯,共同维护用药安全。

10)加强农村药品安全监管。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紧贴农民用药安全需求实际,深入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按照“巩固、深化、拓展、提高”的思路,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促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房(柜)规范达标,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规范药品购销渠道,达到药品使用终端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台账记录完整、药品质量保证的工作目标。

(三)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

大力开展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使用原料情况和经营环节的监管。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大力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顿,严厉打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行为,严厉打击保健食品违法宣传、夸大宣传行为。对投诉举报集中、违法广告严重的品种和高风险品种开展专项抽验。强化保健食品应急事件管理,积极应对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积极探索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方面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为保健食品、化妆品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营造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监管保障能力建设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积极履行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等新职责。

1 建立健全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

贯彻《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加快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站)配备建设工作步伐,落实资金投入,提升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五年时间,初步建成包含“全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服务专用虚拟网络”、“全市农村药品安全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全市涉药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市农村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应急指挥系统”,面向全市市县乡三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全市涉药企业的从业规范以及全市人民健康合理用药水平。

2、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

加快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快各县市食品药品快检室建设步伐,在三年内配齐快检室日常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构建中心突出、覆盖全市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我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监测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加快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落实好省级配套资金,经过努力使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办公业务用房、配套设施、执法装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4、加强市县两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的建设。加强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检测,推广餐饮业常见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完善餐饮业10种常见化学性和生物污染因素的快速检测技术;根据需要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逐步配备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和快速检测车。

5 健全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发挥职能优势,推进全市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医药产业集约式发展,加快中药现代化与产业化步伐,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医药人才专业化建设,力促我市医药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健康快速发展,打造食品医药双百亿工程。

6、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积极推进系统内和行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技术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轮训;加强对新任职领导干部、技术审评、检查认证、检验检测、监测预警、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合理安排本局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的培训,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干部年轻化建设进程,建立健全专职化的食品药品检查员队伍,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打造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监管队伍,适应监管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做好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推动勤政廉政建设进入新境界以省内外各类医药院校为依托,积极牵线搭桥,为全市医药企业培养输送高层次、复合型的从业人员,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未来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研发、营销及管理人才队伍;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我市城区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配备执业药师的目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7.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餐饮企业的电子监管,推进网上监管和实时监控进程。建立重点药品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障药品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建设各级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与行政监督信息管理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技术监督与行政监督互联互通。逐步推行行政许可受理、传递、审批的网上办理。规范政务信息发布行为,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健全完善便于公众查阅的政务信息平台,提高对企业和公众服务水平。

五、重点工程及项目

1、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2、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六大产业园区”,即以劲牌公司为龙头,打造保健品产业园;以雨润为龙头,打造肉类加工产业园;以奥星油脂油料、阳新富川油脂公司为依托,建设优质食用油工业园;以远大富驰为龙头,打造原料药产业园;以世星药业、芳通药业、飞云制药为依托,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改变经营模式,提高品种质量,建设大冶、阳新粮食产业园。

3、建设八大食品药品安全工程。食用农产品示范基地工程、食品市场安全工程、餐饮服务示范工程、早餐放心工程、豆制品放心工程、餐厨垃圾处理工程、“示范药店”创建工程、“规范药房”推广工程。

以上三项工程及项目是“十二五”期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应通过强化领导、加快改革、加大投入和争取政策扶持力度优先建设、发展。

六、保障措施

()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工作创新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食品安全职能调整新的形势和任务,积极探索创新的监管体制和机制。始终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为中心,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和监管创新理念。突出重点,积极促进城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协调发展,强化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妥善处理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将药品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公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各级政府要围绕建设食品药品产业强市和安全大市这个中心任务,根据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与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做到有目标、有项目、有资金、有措施,确保本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城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协调发展。

(三)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体系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分析评估本地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支持监管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处置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监管链。生产经营企业要强化自律意识和守责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责任制度和自律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诚信度,积极全面履行安全责任。

(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严格贯彻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以制度完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加大食品药品普法教育力度,加强法制教育与培训,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全系统法治建设,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下,促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开展,切实增强公众和系统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水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平安创建。

(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必要财政保障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投入增长幅度要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各级政府要本着积极支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所需经费的投入,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支持食品药品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确立“宣传也是监管”的理念,推进宣传工作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相符合,与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促进食品药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提高公众安全饮食用药意识。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畅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新闻媒体信息交流渠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鼓励新闻媒体依法开展舆论监督,形成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

 



时间:2012-02-21 来源: